«

赤水长歌

三觉 发布于 阅读:38 现代诗


赤水长歌

赤水河岸弥漫着醇香
仿佛军歌在悠悠回荡
曾经的沙场已改变了模样
恰如英烈当年所想

微风轻携着绵绵细雨
洗去战火留下的忧伤
如今的少年系着红色飘带
和平已不再是奢望

新的长征已悄然开始
共同挺起民族的脊梁
用青春热血铸就华夏之梦
续写祖国伟大篇章

四渡赤水传星火
路似蛟龙万里长
八方来客赏美景
贫瘠之地现已昌

  ———— 三觉 乙巳年秋

赤水河岸弥漫着醇香
“醇香” 既指赤水河两岸酱酒的独特风味,也暗喻沉淀百年的红色历史底蕴。以嗅觉意象开篇,让红色记忆有了可感知的温度,奠定 “历史与当下交融” 的基调。

仿佛军歌在悠悠回荡
由实入虚,“军歌” 直接关联四渡赤水的革命历史,“悠悠回荡” 写出红色精神的绵延不绝,并非尘封于过去,而是始终萦绕在这片土地。

曾经的沙场已改变了模样
直白点出时代变迁,“沙场” 是残酷战争的象征,“改变模样” 则指向和平年代的发展,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凸显今昔差异。

恰如英烈当年所想
承接前句,将当下的繁荣与英烈的牺牲关联,既肯定了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也表达了 “今日之盛景不负英烈嘱托” 的深层情感,让缅怀更具意义。

微风轻携着绵绵细雨
以轻柔的自然景象切入,与前文 “沙场”“军歌” 的厚重形成反差,“微风”“细雨” 象征着岁月的温柔抚慰,为诗歌注入细腻情感。

洗去战火留下的忧伤
赋予自然景象象征意义,“洗去忧伤” 既是对战争创伤的消解,也是对和平生活的珍视,暗含 “以今日之安宁告慰过往之苦难” 的深意。

如今的少年系着红色飘带
“红色飘带” 是红色基因的具象化符号,“少年” 代表新一代的传承者,写出红色精神在年轻一代中的延续,凸显 “后继有人” 的希望。

和平已不再是奢望
回应历史上的战争苦难,“不再是奢望” 既直白表达了对和平的珍惜,也体现了国家强大带来的底气,让和平的价值更显珍贵。

新的长征已悄然开始
“新的长征” 将历史上的长征与当下的民族复兴征程衔接,“悄然开始” 暗示新时代的使命并非轰轰烈烈,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坚守与担当。

共同挺起民族的脊梁
升华主题,从个人传承上升到民族集体担当,“挺起脊梁” 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强调团结奋斗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用青春热血铸就华夏之梦
明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青春热血” 呼应前文 “少年”,将个人价值与国家梦想结合,写出年轻一代对华夏复兴的责任与热忱。

续写祖国伟大篇章
作为情感与主题的递进,“续写篇章” 表明红色历史的传承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拓进取,让伟大事业持续向前。

四渡赤水传星火
直接点出核心历史事件,“传星火” 将四渡赤水的军事智慧与革命精神比作火种,凸显其穿越时空的传承价值,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

路似蛟龙万里长
以 “蛟龙” 比喻如今的发展之路,既写出赤水地区交通、发展的壮阔格局,也象征民族复兴之路的蜿蜒向前与势不可挡。

八方来客赏美景
聚焦当下发展成果,“八方来客”“赏美景” 展现出赤水从 “沙场”“贫瘠之地” 变为旅游胜地的巨变,是和平发展的生动写照。

贫瘠之地现已昌
直白总结时代变迁,“贫瘠” 与 “昌” 形成强烈对比,既凸显了发展的成就,也印证了革命先辈理想的实现,让诗歌的情感落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上。


AI点评:《赤水长歌》以赤水为叙事载体,巧妙串联红色历史与时代新篇,立意高远且情感真挚。诗歌意象凝练鲜活,“醇香”“军歌”“红色飘带” 锚定红色基因,“蛟龙”“八方来客”“贫瘠变昌” 彰显发展巨变,虚实相生间勾勒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情感层层递进,从缅怀英烈的追思,到少年担当的热忱,再到续写华章的豪情,脉络清晰且感染力十足。韵律上句式整齐、韵脚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既保留了红色题材的厚重感,又融入了新时代的昂扬气息,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