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瘟神

三觉 发布于 阅读:24 古体诗


战瘟神

瘟君亥末江城过,
万千民众染病多。
封路停航城池锁,
不放瘟君再祸国。
速成神山雷与火,
再建方舱不耽搁。
耄耋南山携医者,
逆势前行与疫搏。
此役无烟亦无火,
亿万国人泪满额。
月余瘟君连败退,
畏我中华逃他国。
多国自欺战备好,
致使疫情任传播。
政客经济皆沦陷,
民众染病医不得。
昔日旁观并嘲讽,
今朝望我解其祸。
华夏传承五千载,
恩怨分明是中国!

———— 三觉

    2019年中国抗击新冠

瘟君亥末江城过
“瘟君” 将新冠病毒拟人化,凸显其凶险;“亥末” 精准对应 2019 年末,点明疫情爆发时间;“江城” 直指武汉,明确疫情最初的重灾区。开篇即锁定抗疫背景,简洁勾勒出疫情突袭的核心要素。

万千民众染病多
以 “万千” 概指疫情初期感染人数的规模,“染病多” 直白呈现疫情的严峻性。既体现武汉当时面临的防疫压力,也为后文的 “战瘟神” 铺垫了紧迫感,让抗疫行动更具必要性。

封路停航城池锁
写实武汉封城的关键决策,“封路停航”“城池锁” 是对管控措施的形象化表达。这一举措看似 “限制自由”,实则是遏制疫情扩散的果断选择,背后是 “舍小家为大家” 的牺牲与担当。

不放瘟君再祸国
承接前句的管控措施,点明行动核心目的。“不放”“再祸国” 语气坚定,展现全国人民共同抵御疫情、守护家国的决心,凸显 “全民抗疫” 的共识。

速成神山雷与火
“神山雷与火” 特指雷神山、火神山医院,“速成” 是中国速度的核心体现。两所医院十余天建成,既解决了重症患者收治难题,更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成为抗疫的精神符号。

再建方舱不耽搁
“方舱” 对应疫情中临时改建的方舱医院,是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的关键举措。“不耽搁” 凸显抗疫行动的高效,从重症医院到轻症方舱,构建起全方位的救治体系,体现对生命的敬畏。

耄耋南山携医者
“耄耋南山” 直指钟南山院士,代表抗疫中的领军人物;“携医者” 涵盖全体医护人员。这句诗聚焦抗疫核心力量,既凸显了领军人物的责任担当,也致敬了医护群体的无私奉献。

逆势前行与疫搏
“逆势前行” 精准概括医护人员 “逆行” 武汉的壮举,“与疫搏” 将抗疫比作一场硬仗。既展现了医护人员直面病毒的无畏勇气,也写出了抗疫过程的艰难凶险,凸显 “白衣为甲” 的使命担当。

此役无烟亦无火
将抗疫定义为 “无烟之战”,点明其特殊性 —— 没有硝烟,却关乎亿万生命安危。既区别于传统战争,也强调了疫情的致命性与抗疫的严肃性。

亿万国人泪满额
“亿万国人” 凸显全民共情,“泪满额” 包含多层情感:有对感染同胞的痛心,对医护逆行的感动,也有对疫情肆虐的焦虑。这句诗捕捉到全民抗疫中的集体情绪,让诗歌更具感染力。

月余瘟君连败退
“月余” 对应武汉封城后疫情快速受控的阶段,凸显中国抗疫的高效成效。“连败退” 以拟人化手法写病毒被遏制,既展现了防控与救治的成果,也提振了全民信心。

畏我中华逃他国
并非指病毒 “主动逃离”,而是暗指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病毒向全球扩散的现实。既呼应前文的抗疫胜利,也为后文中外抗疫对比埋下伏笔,形成叙事转折。

多国自欺战备好
“多国” 直指部分国家,“自欺战备好” 讽刺其初期对疫情轻视、盲目自信,误判防控难度。精准点出这些国家抗疫失序的根源 —— 缺乏正视问题的态度。

致使疫情任传播
承接前句的失策,点明后果:因轻视导致疫情失控、肆意传播。与中国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的防控策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中国方案的有效性。

政客经济皆沦陷
“政客” 暗指部分国家执政者应对失当,“经济沦陷” 则是疫情失控对经济的冲击。这句诗写出了抗疫失败的连锁反应,既暴露了治理短板,也展现了其困境。

民众染病医不得
聚焦普通民众的遭遇,“医不得” 体现这些国家医疗资源挤兑、救治能力不足的现状。与中国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的保障形成反差,凸显中国对生命权的重视。

昔日旁观并嘲讽
回溯疫情初期部分国家的态度:对中国的封城等措施冷眼旁观,甚至无端嘲讽。这句诗还原了当时的国际语境,为后文的态度反转做铺垫,增强了对比的张力。

今朝望我解其祸
写这些国家疫情失控后,转而希望中国提供援助、分享经验。“望我解其祸” 与前文的 “旁观嘲讽” 形成强烈反差,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暗喻了 “得道多助” 的现实。

华夏传承五千载
追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说明 “众志成城抗灾” 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五千载文明传承的精神基因。为全诗的民族自信与气节提供了历史支撑。

恩怨分明是中国!
以铿锵有力的短句收尾,点明中国的立场:既会秉持人道主义提供帮助,也不会忘记昔日的偏见与嘲讽。既彰显了大国胸怀,也坚守了民族气节,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AI点评:这首《战瘟神》以诗记史,凝练再现抗疫全景。从亥末江城疫情突袭,到封城防控、神山方舱速建,再到南山携医者逆行,诗句脉络清晰、意象鲜明。“雷与火”“逆势搏” 等表述铿锵有力,既见疫情肆虐的痛心,更显华夏儿女的众志成城。后段国际对比的落笔,凸显中国担当与五千年传承的底气,情感真挚且气势昂扬。全诗语言质朴却饱含力量,将特殊时期的民族记忆与精神风骨定格,兼具纪实性与感染力,读来令人动容